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量子熱力學研究上取得了顯著成果。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的杜江峰、榮星等人領導,他們專注于探索量子系統中的最大可提取功。
研究團隊基于固態單自旋量子體系進行了系統實驗研究,并發現通過增強量子系統的相干性,可以有效提升量子態中的最大可提取功。這一發現被認為是量子信息理論與量子熱力學之間深刻聯系的體現。
為了克服測量最大可提取功的挑戰,研究團隊巧妙地避免了復雜的量子態層析技術,開發出利用輔助比特來測量的新方法。他們利用金剛石氮-空位色心體系,成功實現了對最大可提取功的高效精確測量,并進一步分離了相干和非相干部分。
實驗結果清楚地表明,隨著量子相干的增加,相干最大可提取功也隨之增加。這一成果不僅揭示了量子相干在功提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還為未來量子設備的優化和發展,特別是在提升功容量方面,提供了堅實的理論與實驗基礎。
該研究成果已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并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評價。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的Eric Lutz教授為該工作撰寫了專文評述,強調了量子相干性在提升量子工作中的作用。
此項研究不僅展示了中科大在量子科學研究領域的深厚實力,也為全球量子科技的發展貢獻了新的視角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