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松下控股旗下一負責電子部件業務的子公司因不當行為陷入輿論風波。據NHK報道,該公司在向認證機構提交部件材料時,存在篡改數據等違規行為,且已確認違規操作多達93起。
這一丑聞涉及松下工業公司,其員工在提交用于汽車和家電產品的材料給美國認證機構時,通過篡改數據使其達到防火標準。事件曝光后,外部專家調查委員會立即介入展開詳細調查。
經過深入調查,11月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自上世紀80年代起至今,松下在全球范圍內的40家工廠中均存在篡改數據或出貨未達到認證標準產品的行為。調查委員會指出,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員工和管理層對質量保證的認識不足、內部質量部門之間溝通不暢,以及公司內部缺乏舉報違規行為的氛圍。
為應對此次危機,松下控股總裁楠見雄規與松下工業總裁坂本真司決定自愿返還4個月50%的基本月薪,以示對不當行為的懲戒。在大阪市舉行的記者會上,坂本社長深刻反省并表示:“管理層對質量保證的理解不足是導致問題的根本原因,我們將努力改善企業氛圍,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此前,松下工業已在今年1月承認存在長達數十年的數據造假和違規生產行為,并接受了第三方的調查。據悉,部分違規行為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共涉及日本及海外7家工廠和52種產品,導致約400家客戶公司受到牽連。
此次事件對松下的聲譽和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損害,公司高層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挽回公眾信任。然而,重建信任并非易事,松下仍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努力,以證明其對質量和客戶承諾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