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摩根士丹利公布了一項針對美國消費者對Apple Intelligence服務付費意愿的調查結果。這項調查在2月至3月期間進行,共涉及3300名美國消費者,旨在深入了解他們對蘋果這一新興服務的價值認知。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愿意為Apple Intelligence的無限使用權限支付費用,其中約30%的人愿意每月支付10至14.99美元,這一價格區間相當于人民幣73.1至110元。另有22%的受訪者表示愿意支付更高的費用,即每月15美元或以上,按當前匯率計算約為110元人民幣。17%的受訪者愿意支付的金額在5至9.99美元之間,折合人民幣約為36.6至73元,而11%的受訪者則愿意支付不到5美元的費用。
然而,調查也顯示,有14%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愿意為該服務付費,6%的受訪者則表示尚未決定或認為現在討論付費為時過早。這一結果反映了消費者對于Apple Intelligence服務價值的多樣化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參與調查的3300名受訪者中,有約1400人是iPhone用戶,其中包括450名使用iPhone 15 Pro和iPhone 16機型的用戶。這兩款機型均支持Apple Intelligence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部分受訪者的付費意愿。
摩根士丹利在發布的蘋果專項股權研究報告中分享了這一調查結果,并指出調查樣本在年齡、性別和地區分布上均代表了美國的普通人群,因此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盡管Apple Intelligence服務的推出并非一帆風順,面臨著個性化Siri功能延遲推出、因虛假信息被禁用新聞應用通知摘要功能等挑戰,但此次調查結果表明,仍有大量消費者對這一服務持積極態度,并愿意為其支付費用。然而,蘋果方面是否會對該功能進行收費,目前仍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