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paceX在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工位,成功執行了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發射任務。美國東部時間3月31日晚9點46分(北京時間4月1日上午9點46分),一枚“獵鷹9”火箭轟鳴升空,將名為“Fram2”的私人載人航天任務送入地球極地軌道。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有載人航天器環繞地球兩極進行飛行。
此次“Fram2”任務搭乘的是名為“堅韌”的“龍”飛船,四名宇航員首次踏入了太空之旅。他們分別是馬耳他籍指令長Chun Wang、挪威籍飛船指揮官詹妮克·米克爾森、德國籍飛行員拉貝亞·羅格,以及澳大利亞籍醫療官兼任務專家埃里克·菲利普斯。這個多元化的團隊共同開啟了這一前所未有的探險。
發射后的短短2.5分鐘內,“獵鷹9”的第一級助推器成功關閉了九臺梅林發動機,并與火箭主體分離。隨后,助推器進行了一次減速點火,按計劃在大西洋上的SpaceX無人駁船“照章辦事”上安全降落。與此同時,火箭的第二級繼續將“堅韌”號飛船送入近地軌道,并在發射后不到10分鐘時釋放,飛船開始獨立飛行。
這些實驗中,包括首次在太空種植蘑菇的嘗試,以及一臺將在軌道上首次拍攝人體X射線的設備。其他實驗還將研究微重力對人類骨骼肌肉系統在太空飛行期間的影響。這些研究不僅有助于人類對太空環境的進一步了解,也將為未來的太空探索提供寶貴的數據。
“Fram2”任務是SpaceX的第17次載人航天任務,也是為私人客戶進行的第六次發射。此次搭乘的“堅韌”號飛船此前已執行過四次載人任務,包括為NASA執行的首次國際空間站商業載人任務“Crew-1”,以及SpaceX首次和最近一次的地球軌道私人載人發射任務“Inspiration4”和“Polaris Dawn”。
“Fram2”的發射距離SpaceX為NASA執行的“Crew-10”任務升空僅相隔兩周零三天,這是SpaceX歷史上兩次載人航天發射之間間隔時間最短的一次。這不僅展示了SpaceX的發射能力,也體現了其在載人航天領域的領先地位。
預計“Fram2”任務將持續三到五天,最終以一次太平洋濺落結束。這將是SpaceX載人航天任務首次在太平洋降落。此前,該公司的所有載人飛行都降落在佛羅里達州海岸附近。但此次,SpaceX將返回地點轉移到了西海岸,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龍”飛船碎片在返回地球途中可能對人員或財產造成的損害。
在著陸后,還將進行一項最終的研究實驗。宇航員在身體重新適應地球引力的過程中,將不使用通常在太空飛行后所需的醫療和行動輔助。這一實驗將有助于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太空飛行對人體生理機能的影響,為未來的太空探索提供重要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