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科技愛好者而言,新購入的2K OLED屏幕旗艦手機本應是視覺盛宴的開始,然而,不少用戶發現,即便在手機設置中啟用了2K分辨率,屏幕內容的清晰度提升并不如預期那般震撼,與十年前采用2K LCD屏幕的手機相比,甚至在文字邊緣清晰度上還有所不及。
這一現象背后的“元兇”,其實是手機端OLED屏幕主流的像素排列方式。相較于LCD屏幕廣泛采用的RGB排列,OLED屏幕主流的像素排列方式在顯示效果上存在不小的折損。不過,今年這一局面或將迎來改變,來自華星的Real RGB OLED屏幕即將面世,有望讓OLED手機的清晰度媲美傳統LCD屏幕。
實際上,RGB排列的OLED屏幕并非新鮮事物。早在2011年,三星Galaxy S2就搭載了采用標準RGB排列的“Super AMOLED Plus”屏幕。然而,由于當時OLED屏幕藍色子像素壽命較短的問題,后續三星旗艦手機紛紛放棄了這種排列方式。
盡管如此,在其他領域我們仍能見到RGB排列的身影,比如任天堂Switch OLED上的7寸720p屏幕,盡管像素布局并非標準的RGB Stripe形式,但其分辨率表現依然實在,沒有共用綠色像素的現象。
面對OLED屏幕像素排列的難題,屏幕行業采取了“曲線救國”的策略。由于人類視網膜中S型視錐細胞數量少于L型和M型,屏幕制造商開始嘗試改變像素排列,以提高顯示效果。三星曾采用的PenTile排列和后續的Diamond排列,都是通過相鄰像素共享子像素來實現高分辨率,盡管存在一定的分辨率折損。
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Real RGB OLED屏幕終于有望回歸。據最新爆料,TCL華星的Real RGB OLED屏幕已經順利出樣,并將于今年量產上市。這款屏幕采用完整的RGB子像素排列,每個子像素獨立自發光,能夠顯著減少像素密度折損,提升清晰度。
Real RGB OLED屏幕的回歸,很可能意味著藍色發光材料壽命問題的突破。據悉,材料供應商UDC計劃在2024年將藍色磷光材料推向市場,而天馬、華星光電以及維信諾等都是UDC的合作伙伴。國內材料供應商如萊特光電也在大力推進藍色磷光技術的開發。可以預見,更清晰、更省電、壽命更長的OLED屏幕即將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