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汽車新技術研究院內部召開了一場關于技術研發與管理的重要會議,會上,比亞迪智駕總負責人楊冬生分享了他對于技術創新與制度建設的獨到見解。
楊冬生強調,單個產品的成功或許帶有偶然性,但唯有建立起頂級的制度,才能源源不斷地孕育出頂級產品。為此,比亞迪新技術研究院將采取一系列新舉措,包括大膽啟用年輕人,并引入輪崗制度,讓電動化領域的專家去挑戰智能化項目,反之亦然。這種跨領域的輪崗旨在激發創新思維,促進技術與知識的交融。
他還提到,比亞迪鼓勵更多工程師深入自研領域,提升自研的深度與廣度。未來,研發工作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因為研發深度的增加將直接延長產品的領先地位。為了構建良好的創新生態,比亞迪不僅推行輪崗制度,還歡迎工程師嘗試內部崗位輪轉,以此拓寬視野,激發潛能。
在人才選拔方面,比亞迪表示將不斷優化機制,選拔既能領導團隊又能代表團隊的優秀干部。同時,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比亞迪正在推廣新的工具,如引入飛書系統,減少PPT撰寫,鼓勵使用Excel進行方案對比,并計劃大幅削減審批流程,目標是將審批環節減少50%至80%。
面對新能源行業的黃金機遇期,楊冬生指出,比亞迪需要保持清醒,認識到這一時期的偶然性,因此必須著眼于長遠發展,打持久戰,避免機會主義。比亞迪在電動化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但在智能化方面仍需持續強化。面對電動化的激烈競爭與智能化的精英領跑,比亞迪既要鞏固電動化優勢,又要努力在智能化領域取得突破。
楊冬生再次強調了頂級制度的重要性,認為只有頂級的制度才能推動比亞迪不斷尋找并填補所需的工具與方法。他提出,未來比亞迪將深入分析技術路線,明確自身的先進性所在,一旦找到正確的技術方向,將集中資源,嚴格考核,確保項目成功。
比亞迪對產品的理解也在不斷深化。楊冬生指出,軟件已成為決定汽車生死的關鍵因素,它將推動硬件的進步。這一認識促使比亞迪擁抱變革,不斷提升自身的軟件與智能化能力。實際上,比亞迪已經在行動。本月早些時候,比亞迪王朝/海洋App上線了“智駕考試”功能,通過視頻教學幫助車主掌握智駕知識。同時,比亞迪的自研中高階智駕方案也即將在部分車型上交付,1300人的智駕自研團隊正全力以赴,沖刺最后階段。
在楊冬生看來,比亞迪團隊內部需要營造一種市場氛圍,鼓勵競爭與合作,通過PK與小閉環測試,不斷打磨技術,提升產品競爭力。這種氛圍的營造將有助于比亞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隨著比亞迪在電動化與智能化領域的不斷探索與突破,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家中國汽車巨頭將在未來繼續引領行業發展,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創新、安全、智能的汽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