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行業的數據揭示了2024年前11個月的經營狀況。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透露,該時段內,汽車行業總收入達到9456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然而,在收入增長的背后,成本也隨之攀升,達到82950億元,漲幅為4%。令人擔憂的是,盡管收入和成本均有所上升,但行業利潤卻同比減少了7.3%,總額僅為4132億元。汽車行業的利潤率僅為4.4%,相較于下游工業企業6.1%的平均利潤率,顯得明顯偏低。
詳細來看,11月份的數據尤為引人關注。當月,汽車行業收入達到11241億元,同比增長9%;成本則增至9837億元,漲幅為11%。然而,利潤卻大幅下滑35%,僅為374億元。這導致11月份的汽車行業利潤率進一步降低至3.3%。
崔東樹強調,盡管整體汽車行業面臨利潤下滑的挑戰,但鋰離子電池制造行業卻在這一時期表現出色,利潤增長了35.3%。這一數據突顯出,在汽車行業內部,不同細分領域之間的經營狀況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2024年前11個月,汽車行業的產銷狀況有所改善,但利潤卻遭遇了劇烈的下滑,降幅高達35%。崔東樹指出,這主要是由于行業內的競爭壓力巨大,導致利潤主要依賴于出口和上游產業鏈。與此同時,新動能正在持續培育壯大,電池企業憑借其豐厚的利潤,在行業中脫穎而出。然而,對于其他大部分企業來說,盈利狀況卻出現了劇烈的下滑,部分企業甚至面臨著生存壓力。
從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新動能的培育以及電池企業的崛起,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盈利能力,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