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司近日宣布,西南地區首個特高壓交流工程——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已順利完成建設并投入運營。這項工程不僅是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更是我國電力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該工程總投資高達286.31億元,建設過程歷經艱辛,最終成功跨越四川甘孜州、雅安市、眉山市、樂山市、內江市、資陽市以及重慶的潼南區、銅梁區等八個地區,新建了長達1316公里的1000千伏線路。工程還在四川和重慶兩地新建了甘孜、天府南、成都東、銅梁四座1000千伏變電站,總變電容量達到2400萬千伏安。
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還是我國首個在高海拔地區建設的特高壓交流工程。它位于海拔3450米的甘孜1000千伏變電站,能夠匯集甘孜地區豐富的水、風、光等清潔能源,然后將其輸送到成渝負荷中心,滿足當地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
隨著該工程的投運,西南電網的主網架電壓等級實現了從500千伏到1000千伏的跨越式提升。這意味著,每年最多可以從川西等地向四川、重慶的負荷中心輸送350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相當于滿足了近1千萬戶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量。這對于緩解當地電力緊張狀況,促進清潔能源的利用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以重慶銅梁1000千伏變電站為例,該變電站的建成投運不僅提高了當地的電力供應能力,還為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電力保障。同時,該工程還促進了四川、重慶兩地電力市場的融合和協同發展,為構建更加安全、穩定、高效的區域電力市場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電網公司還預測,到2025年,四川和重慶的最大用電負荷將分別達到約7500萬千瓦和3100萬千瓦,分別比2020年增長48.0%和38.0%。這一預測數據進一步凸顯了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