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爾街日報》披露了一則關于人工智能領域的重磅消息,指出OpenAI在開發其備受矚目的下一代大型語言模型GPT-5時遭遇了挑戰。據稱,該項目的研發進度已滯后于預定計劃,且所取得的成果尚未充分證明其高昂成本的價值。
這一報道與之前《The Information》的暗示相呼應,即GPT-5可能無法實現像其前輩那樣顯著的性能提升。而《華爾街日報》則更進一步,詳細披露了代號為“獵戶座”的GPT-5在長達18個月的研發過程中的諸多細節。
報道指出,OpenAI為了提升模型性能,已至少進行了兩次大型訓練。然而,首次訓練的速度便低于預期,預示著后續更大規模的訓練將消耗更多的時間和資源。盡管GPT-5的性能據稱有所提升,但這一進步幅度并未足以證明維持其運行所需的高額成本是合理的。
除了利用公開數據和許可協議外,OpenAI還采取了更為創新的手段來創建數據。他們雇傭了專業人員,通過編寫代碼或解決數學問題來生成全新的數據,以豐富模型的訓練資源。OpenAI還利用另一個模型o1生成的合成數據,以進一步提升GPT-5的性能。
面對這些挑戰,OpenAI并未公開回應。而此前,該公司已明確表示,今年不會發布代號為“獵戶座”的GPT-5模型。這一決定或許意味著,OpenAI正在重新審視和調整其研發策略,以確保未來的模型能夠真正實現性能上的飛躍,并充分證明其高昂成本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