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迎來了一項科技創新的試點項目,北京移動在此地成功部署了北京市首個“5G-A組網無源物聯技術”應用實例,標志著5G-A技術在輕量級應用場景中的初次探索與實踐。
這一試點項目聚焦于解決社區電動車管理的難題,特別是在亦莊米蘭天空小區內,北京移動引入了5G-A無源物聯網技術。電動車和電池被賦予了專屬的“身份標識”,這些標識如同輕薄的貼紙,內含二維碼、編號以及一枚微型芯片,為每輛電動車及其電池建立了獨特的身份信息。
為了實現智能化管理,小區的關鍵區域如出入口、電動車停車場、充電區以及居民樓門口,均安裝了無源物聯讀取器。當電動車攜帶其“身份標識”經過這些區域時,標識與讀取器之間會進行無接觸的信息交換,記錄下車輛的出入時間、充電狀態、停放位置以及是否違規進入樓內等信息。
據項目工作人員透露,這一系統不僅提升了管理效率,還增強了安全性。一旦檢測到電動車違規進入樓內,系統會立即向物業發送報警信息,包括違規車輛的具體位置和車主信息,使物業能夠迅速響應并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5G-A無源物聯網技術的核心在于其能夠將環境中的電磁波轉化為能量,為終端設備提供供電和數據傳輸的能力。這意味著,這些終端設備無需依賴傳統的電源或電池,實現了真正的“無源”運行。作為5G技術的演進版本,5G-A在帶寬速度、連接密度、定位精度以及能效方面均實現了顯著的提升,相較于5G技術,各項性能指標均提高了10倍。
此次試點的成功,不僅展示了5G-A技術在物聯網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也為解決城市社區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的深入拓展,5G-A無源物聯網技術有望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