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理工強鈉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強鈉新能源”)近日宣布了一項突破性進展,該公司成功研發出摻有錳元素的鈉電池正極材料,并計劃于明年投產千噸級生產線。這一消息由光谷融媒體中心傳出,標志著強鈉新能源在新能源材料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鈉電池作為一種新興的電化學儲能裝置,其工作原理和結構與鋰電池相似,都是通過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移動來實現電能的存儲和輸出。然而,與鋰電池相比,鈉電池在能量密度上稍遜一籌,但在安全性和耐低溫性能方面卻表現更佳。正是這些特性,使得鈉電池在特定應用場景下具有獨特的優勢。
強鈉新能源總經理胡平博士指出,錳是鈉電池正極材料中的重要元素,它的加入能夠顯著提升電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同時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然而,錳在處理過程中容易發生氧化,導致材料活性降低,如何在鈉電池中穩定引入錳元素,一直是行業內的技術難題。
為了攻克這一難題,胡平博士帶領的團隊進行了上千次的嘗試,從原料配比、處理方式到燒結工藝,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優化。終于,在2022年,團隊成功實現了錳基材料在鈉電池中的穩定應用,并完成了克級樣品的研發與制備。這一成果不僅為鈉電池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強鈉新能源的后續研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胡平博士介紹,摻入錳元素后,鈉電池正極材料的成本每噸可降低30%左右。這一顯著的成本優勢,使得鈉電池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吸引力。圍繞這一研究成果,強鈉新能源團隊已發表了20多篇學術論文,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的領先地位。
2023年,強鈉新能源在湖北武漢光谷正式成立,并迅速將研究成果從實驗室推向中試產線。經過一年的努力,公司已完成多款產品的公斤級研發與制備,并在多家下游企業進行了材料驗證。這些成果不僅驗證了強鈉新能源技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也為公司未來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展望未來,強鈉新能源計劃于明年將研究成果落地為千噸級生產線,進一步擴大產能,滿足市場需求。這一舉措不僅將推動鈉電池產業的發展,也將為新能源行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