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南京,一場聚焦網絡空間安全的盛會——第四屆網絡空間內生安全學術大會隆重開幕。此次大會中,紫金山實驗室帶來了震撼人心的科研成果,世界首款內生安全MCU芯片“ESC0830”正式亮相。
MCU,即微型控制單元,作為集成電路芯片的重要成員,廣泛應用于手機、無人機、汽車以及各類智能玩具等產品中,尤其在物聯網和工業控制系統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款內生安全MCU芯片,是我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11年前提出的內生安全技術理念的具體實踐。這一獨創技術開辟了全新的安全路徑,使得芯片在開箱即用時就具備默認安全的特性。
據南京發布的相關報道,這款芯片在設計之初就融入了動態異構冗余三核架構體系。當黑客攻擊其中一個核心時,系統的裁決機制會迅速響應,識別異常并停止輸出,同時確保其他兩個核心正常運行,保障系統持續穩定工作。被攻擊的核心則會自動進行數據清洗和防御,這種不斷變化的特性,為芯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免疫力”。
經過兩年的精心研發,這款芯片終于面世。雖然其價格與目前市場上的商用MCU相當,但在安全性方面卻有著天壤之別。這一創新成果為產業界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開辟了全新的藍海領域。
這款芯片的設計還充分考慮了普適性。它能夠與市場上主流芯片實現兼容,無需改變外圍電路即可直接替換,極大地節省了企業的成本和時間。這一特點使得這款芯片在市場推廣和應用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
據悉,這款內生安全MCU芯片已經參與到國家電網牽頭的一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并成功通過了相關驗證。這一成果不僅展示了我國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創新實力,也為未來的網絡空間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