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針對職場健康的新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長時間保持靜止不動才是健康的大敵。這一結論挑戰了關于站立式辦公桌能否真正促進健康的傳統觀念。
該研究覆蓋了超過8.3萬名英國人,持續追蹤時間平均達到7年之久。參與者被要求佩戴手腕加速度計設備至少四天,這些設備能夠精確記錄他們在清醒時的活動狀態,包括坐著、站著、走路和跑步。
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人員將參與者的靜態時間(包括坐著和站著的時間)與其醫療記錄中的健康狀況進行了關聯。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長時間的靜止不動都會顯著增加患直立性循環疾病的風險,盡管站立時風險相對較低。久坐還被發現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站立則不會帶來這一風險。
具體來說,當參與者的總靜態時間超過每天12小時時,每增加一個小時的靜止時間,直立性循環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22%,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則每小時增加13%。這一發現無疑為職場健康帶來了新的啟示。
雖然站立式辦公桌在一定程度上被推崇為減少久坐危害的解決方案,但這項研究提醒我們,過度站立同樣存在潛在風險。關鍵在于盡量減少總的靜止時間,并在工作中適時進行活動,哪怕只是短暫的運動,也能帶來積極的健康效益。
因此,對于職場人士而言,保持適度的運動和活動才是改善健康的關鍵。無論是站立還是坐著,都應注重定時起身活動,以打破長時間的靜止狀態,從而有效降低患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