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在今年的天貓雙11活動中,展現了其強大的云計算能力,為這一購物狂歡節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據悉,阿里云首次在公共云上為天貓雙11調配了超過100萬核CPU的算力資源,創下了新的彈性規模紀錄。
回顧天貓雙11的歷史數據,從2009年至2019年,訂單創建峰值竟然翻了近1500倍。這一數字的增長背后,離不開阿里云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優化。通過全面上云和深度用云,阿里云成功解決了這一業界公認的技術挑戰。
今年雙11,阿里云的技術創新尤為引人注目。其打破了傳統模式,實現了按需即取的算力資源調配,將云計算的即時彈性提升至了百萬核級的水平。阿里云還首次大規模應用了自研的云基礎設施處理器CIPU。
這款CIPU處理器向上接入飛天云操作系統,向下則能統一調度并優化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它將全球數百萬臺服務器連接成一臺超級計算機,為雙11提供了強大的算力保障。
基于公共云底座,阿里云還為雙11打造了全新的算力需求與資源匹配調度引擎。這一引擎能夠高效調度全球多地的公共云算力,包括張北、南通、北京、上海以及海外的新加坡和德國等地。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算力資源在用完之后能夠立即釋放,從而大幅節省了成本。
據估算,通過這一系列的優化和創新,雙11期間的彈性成本整體節省了25-50%左右。同時,算力需求的時域錯峰策略也使得算力閑置的成本降低了8%。
阿里云在今年的天貓雙11中再次證明了其在云計算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強大實力。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優化,阿里云不僅為雙11提供了穩定可靠的技術支撐,還為未來的云計算發展探索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