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市場調查機構CIRP發布了一項針對美國市場的最新報告,揭示了iPhone用戶購買行為的一個重要變化:越來越多的用戶不再傾向于購買額外的存儲空間。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偏好的轉變,還可能對蘋果公司的增值服務收入產生深遠影響。
長期以來,蘋果通過提供不同存儲容量的iPhone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并以此作為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其策略清晰明了:提供“足夠好”的基本存儲選項,同時以更高的價格吸引用戶進行存儲升級。以iPhone 16 Pro Max為例,256GB的基礎款售價為9999元,而升級到512GB需額外支付2000元,1TB版本則需額外支付4000元。
然而,最新的市場數據卻顯示,越來越多的美國iPhone用戶開始對這一策略持謹慎態度。報告指出,iPhone 16系列的存儲升級比例全面下降,其中iPhone 16 Pro和Pro Max的買家中,僅有44%選擇了購買額外存儲空間,低于前一年iPhone 15 Pro機型的48%。而在標準版iPhone 16和16 Plus中,這一趨勢更為明顯,僅有42%的用戶選擇了更大的存儲空間,相較于2023年的48%有顯著下降。
盡管這一變化看似不大,但考慮到蘋果存儲升級的收費范圍在100美元到500美元之間,這一趨勢實際上代表著蘋果公司面臨著重大的財務挑戰。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傾向于購買起步存儲容量的iPhone,并通過云存儲或外部存儲方案來滿足額外的存儲需求。這一變化不僅影響了高容量存儲版本的銷售,還可能對蘋果的整體收入結構產生深遠影響。
CIRP認為,這一趨勢的形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隨著iPhone起步存儲容量的不斷提升,即使是蘋果最便宜的iPhone SE也配備了64GB的存儲空間,這基本上滿足了用戶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隨著Wi-Fi和5G技術的普及,以及與iCloud等云服務的無縫集成,本地存儲的重要性逐漸降低。流媒體服務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離線音樂和視頻庫,而基于云的照片管理也讓用戶無需在設備上存儲多年的圖像。
有趣的是,雖然高端和主流iPhone買家正在跳過存儲升級,但舊款iPhone買家卻表現出了不同的購買行為。在2024年第4季度購買iPhone 15、14或SE的用戶中,選擇大存儲空間的人更多。這可能與這些用戶更注重性價比或需要更多存儲空間來存儲舊數據和應用程序有關。
面對消費者行為的這一變化,蘋果公司可能需要重新審視其推動存儲升級的策略。隨著用戶越來越依賴云服務和外部存儲方案,蘋果可能需要尋找新的方式來吸引用戶進行硬件升級,以保持其在智能手機市場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