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了一場新聞發布會,詳細披露了2024年度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的最新進展。會上,副局長胡文輝分享了多項令人矚目的數據成果。
在專利授權方面,全國范圍內共發出了104.5萬件發明專利授權,相比去年增長了13.5%。同時,專利復審和無效案件的處理也達到了6.7萬件。審查周期得到了顯著縮短,僅為15.5個月,而準確率則攀升至95.2%的高位。
在外觀設計國際申請方面,我國通過海牙協定提交的數量達到了4868項,實現了29.5%的增長,這一成績使得我國在全球范圍內躍居首位。截至2024年底,我國國內的有效發明專利數量更是突破了400萬大關,具體為475.6萬件,成為首個實現這一里程碑的國家。
企業的創新能力同樣不容小覷。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我國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數量已達到49.7萬家,與上一年度相比增加了6.9萬家。這些企業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總數為350.6萬件,占據了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的73.7%。在專利的產業化應用方面,也取得了穩步增長,企業發明專利的產業化率達到了53.3%。
胡文輝在發布會上還提到,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持續加強和對創新能力的不斷推動。未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加大力度,為我國的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在發布會現場,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這些數據的公布不僅展示了我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雄厚實力,也進一步堅定了他們對中國創新發展的信心和期待。
還有專家指出,隨著全球科技競爭的日益激烈,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持續投入和取得的顯著成果,將為我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