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近日發布了《加快北京市腦機接口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旨在推動腦機接口技術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該方案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以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聯合推出,標志著北京市在腦機接口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根據方案內容,北京市將致力于加速非侵入式和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的研發與升級。在非侵入式領域,將推動產品的迭代更新,而在侵入式領域,將加快技術的研發步伐,并推進臨床試驗。目標是研發出一批安全、易用且具有標志性的創新產品,以滿足不同場景下的需求。
方案還強調了場景建設的重要性,計劃通過擴大腦機接口新技術與新產品在疾病干預、康復訓練、教育娛樂等典型場景的應用規模,來推動技術的落地與普及。這將有助于提升腦機接口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并拓展其應用范圍。
在發展目標方面,方案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和階段性目標。到2027年,北京市將努力產出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突破腦機接口電極、芯片、編解碼算法等關鍵核心技術。同時,將推動小型化高通量植入式傳感器、高通道采集刺激一體化植入式芯片、植入式微型電池等產品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打造世界領先的智能腦機系統,實現初步臨床應用。
北京市還將培育3-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潛在獨角獸和獨角獸企業,進一步提升產業引領力。通過推進創新源頭與產業應用的緊密銜接和深度融合,北京市計劃建成2-3個產品特色體驗和展示中心,加速推動一批腦機接口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在多場景的落地應用。
展望未來,到2030年,北京市的腦機接口產業生態將初步形成。在前沿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產品研發與創制、應用場景搭建等方面,北京市將取得顯著突破,技術創新體系也將逐漸完善。屆時,北京市將培育出3-5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以及100家左右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同時,北京市還將打造1-2個腦機接口產業發展集聚示范區,實現腦機接口創新產品在醫療、康養、工業、教育等領域的規模化商用。這將有助于推動北京市乃至全國的腦機接口產業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北京市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優化創新環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源投入到腦機接口領域。同時,北京市還將加強與國際先進地區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腦機接口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天津市的高校和研究機構也在積極參與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例如,天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設計了一款八通道高壓神經刺激集成電路。該電路采用雙相指數波形輸出和電荷平衡技術,極大地提升了神經刺激的效率和安全性。
這款集成電路的研制成功,不僅為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也展示了天津市在腦機接口領域的研究實力和創新能力。未來,隨著北京市和天津市等地區的共同努力,腦機接口技術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