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車舉辦了“理想AI Talk訪談實錄02”,在此次訪談中,理想汽車的高層領導深入探討了智能駕駛技術的最新進展。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與智能駕駛研發副總裁郎咸朋,共同回答了媒體關于智能駕駛技術的提問,揭示了理想汽車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戰略布局與技術優勢。
訪談中,郎咸朋分享了自己首次試駕理想汽車端到端智能駕駛技術的體驗。他表示,從中關村到北京交通大學的幾公里試駕路程中,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駕駛體驗。在沒有任何預設規則的情況下,系統僅憑數據自我訓練,展現出了驚人的駕駛能力。特別是車輛在遇到前方車輛剎停時的緩慢減速和舒適剎車過程,讓郎咸朋對端到端技術的潛力充滿信心。
面對為何去年未推出端到端技術的提問,郎咸朋解釋說,理想汽車在等待足夠的數據和算力支持。他強調,人工智能的三個要素——算法、數據和算力,必須全部齊備才能實施端到端智能駕駛技術。理想AD Max車型銷量的提升,為團隊提供了高質量的訓練數據,同時算力的提升也為技術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于為何理想汽車的端到端技術是One Model而非其他企業常用的兩個模型,郎咸朋表示,這是算法和理念的選擇。理想汽車在開發端到端技術時,堅持采用純數據驅動的方式,而不是結合之前的規則,這使得其性能上限非常高。
在談到為何理想汽車選擇保留激光雷達時,李想表示,這是出于安全考慮。他提到,在中國晚上夜路開車時,經常會遇到尾燈損壞的大貨車,甚至可能直接停在主路上。而激光雷達在沒有任何光線的情況下可以看到200米,這對于實現高速AEB自動緊急制動至關重要。理想汽車作為面向家庭的車,每個人的生命安全都非常重要,因此保留激光雷達是必然的。
李想還分享了理想汽車在智能駕駛技術研發過程中的一些思考。他表示,理想汽車在研究自動駕駛時,充分參考了全球先進的方案,但始終無法解決新場景的處理問題。最終,理想汽車選擇了端到端+VLM的方案,即系統1+系統2的方式,很好地模仿了人類大腦的工作方式。
郎咸朋還透露,理想汽車的智能駕駛技術對銷量的提升起到了顯著作用。今年智能駕駛的普及對銷量產生了積極影響,AD Max車型的交付量占比從年初的20%左右增長到下半年的50%以上。這證明了智能駕駛技術已經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在談到自動駕駛的研發思路時,郎咸朋表示,理想汽車并不是沿著L2輔助駕駛的思路去做自動駕駛,而是錨著未來的自動駕駛能力去研發、去成長和迭代。他認為,L3或有監督智能駕駛并不是L2的延續,而是L4或自動駕駛的先導程序。
郎咸朋還分享了理想汽車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規模效應驗證。他表示,數據規模和數據質量的增長會帶動性能的增長,而且性能增長接近于線性。這證明了理想汽車選擇用大模型做自動駕駛技術的正確性。
最后,郎咸朋透露了理想汽車未來在智能駕駛技術上的規劃。他表示,按照現在的端到端+VLM體系繼續迭代能力的話,理想汽車有望在2025年實現L3級別的自動駕駛。同時,理想汽車也將繼續提升綜合MPI(城市+高速綜合接管里程),讓用戶對智能駕駛越來越自信、越來越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