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斯沃思近期在Instagram上與用戶互動時,談及了關于獨立VR頭顯設計的一個熱門話題——無線計算單元的應用。他直言不諱地表示,對于meta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獨立VR設備而言,這一設計并非最優選擇。
博斯沃思詳細解釋了其中的原因。他指出,meta團隊雖曾深入探索過無線計算單元方案,但實驗結果顯示,該方案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即便通過無線方式連接,VR頭顯仍需內置電池供電,而這部分電池正是導致頭顯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他進一步提到,雖然無線設計能提供更大的散熱空間,理論上有利于提升性能,但實際上還會受到無線帶寬的限制,從而影響整體體驗。
除了技術層面的挑戰,成本和復雜性也是meta在面向消費者市場時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博斯沃思強調,引入無線計算單元會顯著提升生產成本。即便主要的計算芯片被放置在無線單元中,VR頭顯本身仍需配備一定數量的芯片,以驅動顯示屏、進行必要的圖像校正和處理數據流。因此,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看,這一方案并不理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meta的Orion AR眼鏡原型機確實采用了無線計算單元設計。然而,由于生產成本極高,特別是碳化硅鏡片的制造難度極大,這款產品最終未能實現量產。盡管如此,這一嘗試仍表明,在某些特定場景下,如為AR眼鏡提供較低沉浸感的圖形顯示時,無線計算單元確實有其應用價值。
關于meta即將推出的面向消費者的首款AR眼鏡,此前已有猜測稱,其價格可能不會像Quest系列VR頭顯那樣親民。博斯沃思在早前的發言中也證實了這一點,他表示這款AR眼鏡的價格“不會便宜”,但meta會努力將其控制在與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相當的水平,以吸引更多潛在用戶。
meta在開發面向大眾消費者的VR和AR產品時,不僅注重技術創新,更在權衡成本與復雜性,力求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保持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