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迎來了一項創新技術的試點應用——北京移動成功部署了首個“5G-A無源物聯技術”項目,該項目聚焦于輕量級應用場景,為社區電動車管理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試點項目中,電動車及其電池被賦予了獨特的“身份標識”,通過粘貼在它們身上的薄型“標簽”實現。這些標簽不僅包含專屬的二維碼和編號,還內置了一枚高科技芯片,使得它們能夠參與到整個物聯網系統中。
為了全面監控電動車在社區內的活動情況,小區的關鍵位置如出入口、停車場、充電區以及居民樓門口,都安裝了無源物聯讀取器。每當電動車攜帶標簽經過這些區域時,標簽與讀取器之間就會進行信息交換,仿佛是在無聲地“對話”。
通過這一系統,電動車的進出時間、充電狀態、停放是否規范以及是否違規進入樓內等詳細信息,都會被實時記錄并傳送至后臺管理系統。一旦系統檢測到任何違規行為,物業管理部門將立即收到包含車輛位置及車主信息的報警通知,從而能夠迅速采取措施,排除潛在的安全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試點所采用的5G-A無源物聯網技術,在終端設備供能和數據傳輸方面實現了突破。與傳統的需要電源或電池支持的設備不同,這些利用5G-A技術的設備無需外部能源,即可實現自我供能和數據傳輸,這是該技術的一大亮點。
與5G技術相比,5G-A在帶寬速度、連接密度、定位精度以及能效方面均實現了顯著提升,各項性能指標均提高了10倍之多。這一技術突破不僅為電動車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也為未來更多領域的物聯網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京移動此次試點的成功,標志著公司在探索5G-A技術實際應用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一創新技術的應用,不僅解決了社區電動車管理的難題,也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