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腕兒攜手鞭牛士與WETRUE聯合舉辦的第二屆短劇高峰論壇及熱度榜頒獎盛典在杭州盛大舉行。活動吸引了眾多行業精英,其中ShortMax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何澤曦發表了題為“從0到3000萬:ShortMax的出海短劇探索之旅”的主題演講。
何澤曦在演講中分享了ShortMax的迅猛發展歷程。去年6月,ShortMax團隊僅有5人,而如今已壯大至400多人。更在短短一年內,ShortMax的月活躍用戶數(MAU)突破了3000萬大關,月度流水也超過了3000萬美元。這些成就不僅彰顯了ShortMax的實力,更反映了海外短劇市場的巨大潛力。目前,ShortMax已覆蓋全球24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次登上各大應用商店的總榜及下載榜榜首,月度日活躍用戶數(DAU)達到600萬。
在談及ShortMax的發展策略時,何澤曦表示,他們借鑒了Netflix的全球流媒體方法論,堅持“全球化+本地化”的雙重戰略,在高人口、高GDP及市場規模大的國家進行深入布局。他進一步指出,海外短劇與長視頻的增長差異主要體現在商業模式上。OGC和PGC內容往往跟隨變現效率走,哪個平臺收益高,創作者就傾向于與哪個平臺合作。雖然Netflix在單量上可能不如其他平臺,但其LTV值(用戶生命周期價值)卻高于許多競爭對手,這得益于Netflix引入的混合變現模式,即訂閱模式與廣告變現模式相結合。
何澤曦認為,短劇的最大價值在于標準成本和標準質量體系下的穩定產能,這實現了影視工業化生產。與曾經高度依賴導演等創作方的Netflix不同,短劇更注重整體成功率而非單一作品的成敗。ShortMax決定投資短劇出海,是基于對海外短劇市場需求的深刻洞察。他們發現,海外用戶對短劇的消費需求明確,心智逐漸成熟。隨著5G、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短視頻已成為手機的主要內容形式。TikTok、ReelShort等平臺的崛起證明了內容技術驅動終端變革的力量,新的內容形式往往孕育著新平臺的機會。
在分析海外短劇市場時,何澤曦指出,雖然中國的短劇內容對短視頻用戶的滲透率已達60%以上,但海外滲透率仍不足10%。這意味著海外市場未來至少還有10億以上的短劇用戶潛力,其中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用戶價值尤為突出。ShortMax預計,短劇出海市場的中位數規模至少為500億美元,若算上IAA及各種渠道收入,市場規模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在短劇出海賽道中,要想躋身頭部梯隊,關鍵在于打造優質的故事內容。TikTok等平臺的短劇播放量增長迅猛,海外短劇市場規模呈現指數級增長。
何澤曦還分享了ShortMax在海外市場的一些成功經驗。他們發現,海外用戶對短劇的偏好因地區而異,例如美國市場對狼人元素和師生戀題材的爆款率較高,而日本市場則更偏愛職場類和富豪千金類內容。為了提升內容轉化率,ShortMax會與當地主流的電視臺和平臺合作,定制本土化的投放策略。在短劇制作上,他們注重本土化元素的融入,無論是翻譯劇還是自制劇,都力求在文化融合性和本地化方面做到最好。同時,他們也關注AI技術在短劇制作中的應用,但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更多是作為提高人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