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密歇根大學的研究團隊攜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在固態存儲器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研發的新型存儲器設備,在高溫環境下的表現尤為出色,為計算機內存的革新提供了可能。
這款新型存儲器能夠在超過600°C的高溫條件下穩定地存儲和重寫信息,這一溫度不僅超過了金星表面的溫度,還高于鉛的熔點。這一特性使得該設備在極端環境下的應用前景廣闊。
據研究人員介紹,雖然該設備在250°C以上的溫度下才能寫入新信息,但通過配備加熱器,這一限制得以解決,使得設備能夠在較低溫度下正常工作。這一創新設計不僅提高了設備的靈活性,還拓寬了其應用范圍。
與傳統的硅基存儲器相比,新型存儲器在耐高溫方面展現出了顯著優勢。傳統的硅基半導體在溫度超過150°C時,會傳導不可控的電流,導致信息丟失。而新型存儲器則利用帶負電荷的氧原子來存儲信息,避免了這一問題。即使在600°C以上的高溫環境中,新型存儲器也能保持數據的穩定,這一特性使其在高溫環境下的數據存儲需求中具有極大的潛力。
研究團隊還透露,在600°C以上的高溫條件下,新型存儲器能夠保持信息狀態超過一天。這一數據表明,該設備在高溫環境下的數據保持能力極強,為極端環境下的數據存儲提供了可靠保障。與其他替代存儲器設計相比,新型存儲器在節能方面也具有顯著優勢。
該研究成果已在《Device》雜志上正式發表,標志著密歇根大學研究團隊在固態存儲器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一創新不僅為計算機內存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還為極端環境下的數據存儲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