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近日宣布,由該院牽頭研制的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已在軌交付,并正式被命名為“天關”衛星。這顆空間科學衛星于今年1月9日由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天關”衛星不僅是我國首顆大視場X射線天文衛星,而且在軌運行的10個月內已取得了多項空間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其廣闊的視野能夠觀測到銀河系外甚至宇宙深處的暫現天體。
經過半年的在軌測試,“天關”衛星的性能表現超出了設計預期,成功獲取了全天X射線天圖,這標志著中國自主研制設備首次獲得此類天圖。
該衛星還探測到了來自256億光年之外的伽馬射線暴,展示了其強大的深空探測能力。
“天關”衛星是愛因斯坦探針(EP)衛星工程的一部分,該工程旨在通過大視場時域巡天監測,系統性地發現宇宙高能暫現天體,并探索其物理過程。
此次“天關”衛星的成功交付和在軌表現,不僅彰顯了我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的實力,也為未來的宇宙探索和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