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晚(10 月 29 日)19:00, 小米 15 系列暨小米澎湃 OS 2 新品發布會如期舉行。
既然是小米今年最重磅的發布會之一,本次內容就非常豐富了:小米 15、澎湃 OS 2、SU7 Ultra 量產版、Pad 7、Watch S4、手環 9 Pro...... 共計 16 款產品登場。
由于新品陣營格外龐大,雷軍、盧偉冰、金凡、許斐四位高管輪番上陣,滿滿當當講了近三個半小時。
作為小米的新起點,這波新品各具備怎樣的亮點,小編這就給家友們詳細盤盤。
01.
澎湃 OS 2
在發布會中,率先亮相的是小米澎湃 OS 2,閉關一年的金凡來交出作業。
他表示,基于 1.0 的強大架構, 小米澎湃 OS 2 迎來了躍升式的體驗煥新,而強勁系統表現,源于 HyperCore。
作為小米底層內核技術平臺,HyperCore 聚焦性能、圖形、網絡、安全四大底層技術賽道。
據金凡介紹,澎湃 OS 2 在性能技術集方面,深入硬件底層,引入了煥新存儲管理 2.0、級聯帶寬技術、自研微架構調度器。
在圖形技術集方面,算法和硬件深度結合,引入聯合渲染 2.0 和異構計算。
在生態方面,金凡介紹稱澎湃 OS 2 實現了“全生態無感融合”。
HyperConnect 已連接 10 億設備,擁有實時異構自組網、負載均衡互聯總線、分布式服務框架三大特質。
與此同時,還帶來了帶來 妙享桌面和 雙攝融合兩大全新特性。
并且金凡還宣布,HyperConnect“人車家全生態” 全面接入蘋果設備。
用戶安裝“小米互聯服務”后,可以跨越小米和蘋果的生態:在 Mac 上用小米妙想界面,用 iPhone 與小米手機互傳文件,在小米手機上查看 iWork 辦公文檔。
在 AI 方面,金凡先是介紹了澎湃 OS 2 “AI 重塑美學”,支持 AI 動態壁紙和動態層次感鎖屏。
前者 AIGC 賦能靜態壁紙,讓相冊中的圖片瞬間生動起來;后者視頻與鎖屏分層融合,讓故事更生動。
又介紹了 “AI 重塑系統應用”,支持 AI 寫作、AI 識音、AI 字幕、AI 妙畫等功能。
以及小愛同學也升級為 “超級小愛”,成為全生態 AI 智能助手。
支持幫你記(證照、日程,屏幕智能提取),幫你找(全局精準檢索,包括照片、文檔、視頻),幫你操作(復雜流程一步直達,還可跨設備控制)。
關于澎湃 OS 2 的發版計劃,金凡也予以公布,從今晚開始招募 Beta 用戶。
其中,小米 14、MIX Fold 4、MIX Flip、紅米 K70 于 11 月起陸續推送。
具體計劃,如下圖所示:
02.
小米 15
緊跟著小米澎湃 OS 2 登場的,是小米 15 標準版,由許斐介紹。
和前幾代的設計相仿,小米 15 標準版依然是小鋼炮的風范, 配備了一塊 6.36 英寸的屏幕,整機僅寬 71.2mm、輕至 191g。
具體來看細節,邊框為一體航空鋁,擁有 Unibody 般弧線,后置鏡頭模組為一體化 3D 冷雕火山口。
并且還擁有四曲包裹式中框,50:50 平衡配重,提供舒適的握持感。
還提供丁香紫、淺草綠、黑、白四款配色可選,支持 IP68 防塵防水。
小米 15 標準版還提供了一個亮銀版,夢回小米 6 和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
該版本的背板采用 3D 熱彎玻璃, 中框使用首創的鋁金屬高亮工藝,重量僅為不銹鋼的 1/3。
官方稱,整體機身采用極致 Lab 色坐標管控,實現多種基材,一致的亮銀效果。
屏幕方面,小米 15 標準版得益于 LIPO 立體屏幕封裝技術, 號稱“首次實現超窄真四等邊”,屏幕邊框僅有 1.38mm。
屏幕采用定制 M9 發光材料,小米稱之為“超級陽光屏”,多場景峰值亮度可達 3200nits。
支持 1-120Hz 可變刷新率,像素密度為 460PPI,全亮度 DC 調光。
屏幕覆蓋著小米龍晶玻璃,耐摔性能提升 10X,并且還配備 超聲波指紋,可以做到“濕手秒解,夜間不刺眼”。
性能方面,小米 15 標準版自然搭載 高通驍龍 8 至尊版芯片,基于第二代 3nm 工藝打造,坐擁雙超大核 和 PC 級架構。
其中,CPU 性能提升 45%,功耗降低 52%;GPU 性能提升 44%,功耗降低 46%。
并且,配合小米 HyperCore 和內置自研微架構調度器,CPU 任務執行效率躍升 19%,應用啟動響應時間下降 45.7%。
在芯片性能強悍的同時,還安排了 新一代“翼型環形冷泵”散熱,號稱“3 倍于傳統 VC 性能”。
續航方面,雖說小米 15 標準版的身板不大,但是塞入了 5400mAh 的電池。
與前代相比,電池容量足足提升了 790mAh,甚至比前代的 Pro 版還要大 520mAh。
與此同時,還支持 90W 有線快充 + 50W 無線快充,配備澎湃 P3 快充芯片 + 澎湃 G1 電池管理芯片。
另外,小米還推出了磁吸保護殼,搭配使用可支持 30W 磁吸無線充。
影像方面,小米 15 標準版依然配備徠卡三攝,搭載了三顆徠卡高速鏡頭, 采用與徠卡合作的新一代 Summilux 光學鏡頭。
后置主攝、長焦、超廣角均為 50MP,其中主攝為光影獵人 900 傳感器。
以及,搭配全新升級 Xiaomi AI 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 2.0 ,每秒可計算高達 43 億像素。
價格方面,小米 15 標準版提供四個版本:
至于亮銀版,同樣為上述四個規格,4699 元起售,每個規格均比普通版貴 200 元。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標準版和亮銀版,小米 15 還推出了兩個特殊版本:定制版和鉆石限定版。
03.
小米 15 Pro
在發布會中,介紹小米 15 Pro 的重任,交給了盧偉冰。
雖說小米 15 Pro 依然配備的是 6.73 英寸的屏幕,但盧偉冰透露比上一代減薄 0.14mm 薄至 8.35mm,比上一代減重 10g 輕至 213g。
設計細節,由全等深微曲屏、四曲包裹式中框、一體陶瓷 Deco、一體航空鋁邊框、一體火山口設計、50:50 平衡配重組成。
具體來看 6.73 英寸的屏幕,擁有多重特質,包括:2K 分辨率、522 PPI、3200x1440、1-120 LTPO 自適應刷新率、3200nits 峰值亮度、超聲波指紋。
和標準版一樣,屏幕同樣為定制 M9 發光材料,但采用 創新雙微腔結構,號稱“2K 屏,1.5K 屏功耗”。
并且和標準版相比,還升級至小米龍晶玻璃 2.0,配備立體雙揚聲器,支持全天候全屏息屏顯示。
續航方面,畢竟是小米 15 Pro,規格自然要比標準版更為 Pro。
內置電池容量,達到了 6100mAh,足足比前代增加 1220mAh,為小米手機最大電池容量。
這塊電池,亦是小米金沙江電池, 擁有 850Wh/L 超高能量密度,官方稱“三大電池主材料全面重構”,采用“第三代高密極片工藝”。
當然了,小米澎湃電池管理系統自然不會缺席,且支持 90W 有線秒充和 50W 無線秒充。
通信方面,小米 15 Pro 首發小米星辰通信系統,搭載小米澎湃 T1S 信號增強芯片,配備 4 低頻 + 6 中高頻天線組,支持 AI 天線智選。
首發小米星辰無網通,支持“行業首個公里級無網通話”,半徑 3.5km 內完全無網也能雙向通話。
還支持全球出行,覆蓋 200 + 國家和地區。
影像方面,小米 15 Pro 搭載小米 x 徠卡聯合研發新一代移動光學鏡頭,采用全新 ALD 超透鍍膜,大幅提升逆光純凈度。
三顆徠卡 Summilux 高速鏡頭支持全焦段拍攝,同樣為 50MP 三攝。
其中, 長焦鏡頭采用小米 14 Ultra 同款潛望式超長焦鏡頭,為 IMX858 傳感器,支持 5 倍光學變焦,10 倍無損變焦。
并且,也升級到 Xiaomi AI 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 2.0,融合光學大模型。
價格方面,小米 15 Pro 提供四個版本:
至于亮銀版,和標準版一樣,每個規格均貴 200 元。
04.
小米 Pad 7 系列
在小米 15 Pro 發布后,登場的新品是小米 Pad 7 系列。
作為小米的旗艦平板,Pad 7 全系配備了一塊 11.2 英寸的 3.2K 高清原色屏,支持 144Hz 七擋可變刷新率、多屏同色、DC 調光、節律護眼。
采用全金屬一體化設計,500g 重量、6.18mm 厚度,隱藏式天線設計,整機無裸露天線斷帶,正面去除了屏幕支架,提供天際藍、青杉綠、黑色三種配色。
搭配小米澎湃 OS 2 ,能夠實現高效輕辦公,擁有工作臺模式、PC 級應用、超級文檔、跨端智聯、全局 AI 賦能、超級小愛。
說起標準版和 Pro 版的區別,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在于芯片,前者搭載第三代驍龍 7 +,后者搭載 第三代驍龍 8s。
其次在于續航,均內置 8850mAh 電池,但有線充電功率一個是 45W,另一個是 67W。
再次在于網絡,標準版支持 Wi-Fi 6 增強版,Pro 版支持 Wi-Fi 7。
最后在于影像,標準版為 8MP 前置 + 13MP 后置,Pro 版為 32MP 前置 AON+50MP 后置。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還推出了納米柔光屏,采用 AG 納米紋理工藝 + AR 光學鍍膜, 需加價 200 元。
05.
小米 Watch S4
在穿戴產品線中,小米帶來了兩款更新,第一款便是 Watch S4。
這塊手表搭載了一塊 1.43 英寸 AMOLED 屏幕,全局亮度提升至 1500nits。
表身采用全新的工藝,升級旋轉表冠,提供經典黑色、銀色兩款配色。
并且還支持百變表圈,包括雙時區、棕櫚綠、鍛造碳、黑彩虹、假日橙、液態銀等,還有百款個性表盤,以及動態萌寵表盤。
運動健康方面, 搭載高精度心率血氧監測模組,采用全新自研心率算法,心率準確度對比金標 98.2%。
在聯手專業醫療機構深度合作的同時,還升級專業跑步模式。
還提供獨立 eSIM 版,支持網絡 / 藍牙雙模式對講。
系統首發搭載小米澎拜 OS 2, 支持融合設備中心,不僅新增手勢操作“打響指”,還支持焦點信息通知,可作為 NFC 車鑰匙。
在常規模式下,續航可達 15 天。
06.
小米手環 9 Pro
另外一款穿戴新品,就是小米手環 9 Pro,搭載了一塊 1.74 英寸的屏幕,全局亮度達到 1200nits,支持 60Hz 高刷。
與前代相比, 升級 2.2mm 超窄四等邊,屏占比達到 77%,采用微曲面屏幕設計。
據官方介紹,小米手環 9 Pro 是 首次升級金屬機身,薄至 10.8mm,輕至 24.5g,可選黑、銀、粉金三款配色。
在延續經典快拆腕帶設計之余,還新增三款時尚全新腕帶,續航長達 21 天,支持 5ATM 防水。
在功能方面,小米手環 9 Pro 升級高精度傳感器,全新自研算法,心率監測更精準。
不僅與醫療機構深度合作,還擁有 150 + 運動模式,獨立 GNSS 五星定位。
得益于小米澎湃 OS 2 ,支持焦點通知、NFC 車鑰匙、NFC 智能切卡。
07.
小米 SU7 Ultra 量產版
今天對于小米汽車來說,可謂是“三喜臨門”:
一喜是小米汽車官方公布了 SU7 Ultra 原型車首次征戰紐北的官方認證圈速:6 分 46 秒 874, 成為紐北全球最速四門車;
二喜是雷軍宣布 SU7 10 月完成交付 20000 輛,超越特斯拉 Model 3 成為中大型純電轎車交付榜單第一;
三喜就是在發布會的最后,雷總帶來了 SU7 Ultra 量產版。
對于 SU7 Ultra,雷軍表示是“巔峰性能科技轎車”,并用“可街可賽”這四個字來形容。
外觀方面,延續家族設計的同時, 新增整套空氣動力學套件,車長加長到 5.1m。
具體來看,車頭采用大前鏟、氣壩、U 形風刀,進氣格柵開口加大 10%,提升下壓力,車身更為低趴、修長、運動。
車尾配備了碳纖維固定大尾翼和主動擴散器,整車最大下壓力達到 285kg。
內飾方面,SU7 Ultra 采用了不同于常規版的全新設計,更性能更運動。
車頂、方向盤、前排座椅背板、中控臺飾板等 17 個地方采用碳纖維,共 3.74m2。
配備全新運動座椅,搭配專屬賽道條紋和刺繡徽標。
配色采用大面積的明黃配色,顯得更運動更激情。
運用了 Alcantara 超細纖維面料,包覆面積達到 5m2。
性能方面,雷軍表示 SU7 Ultra 目標成為地表最快的四門量產車。
在“V8s+V8s+V6s”小米超級三電機系統加持下,擁有 1548PS 超強馬力。
因此, 零百加速僅有 1.98s,設計最高時速高達 350km/h。
動力方面,SU7 Ultra 坐擁最高轉速 27200 rpm 的小米超級電機 V8s,采用三電機扭矩矢量控制系統。
并且還擁有三大賽道版配置:
賽道版高功率電池包,20% 電量仍可輸出 800kW;
賽道版散熱系統,實測紐北連續 2 圈不過熱;
賽道版制動系統,標配超大定制碳陶盤。
底盤方面,SU7 Ultra 配備了紐北調校底盤系統,搭載閉式雙腔空氣彈簧和高性能阻尼可變減振器。
并且可選絞牙減振器,提升操控上限全面。
駕駛方面,SU7 Ultra 擁有豐富的駕駛模式,兼顧日常行駛與賽道刷圈需求。
提供 全新賽道大師 App,提供三屏聯動圈速實時顯示、賽后成績可視化分析、跑圈視頻快速導出分享、全國 20 家專業賽道合作、超全車輛信息展示等功能。
新增超音浪和超脈沖兩款運動聲浪,且新增 40W 外置揚聲器,支持聲浪外放。
小米汽車宣布,預訂開啟 10 分鐘,SU7 Ultra 量產車的小訂突破 3680 臺。
08.
總結
除了上述這些新品,小米在發布會中還帶來了自帶線充電寶 10000 165W、智能門鎖 M30 系列、全屋路由 BE3600 Pro、電視 S Pro Mini LED 2025 系列、米家冰箱 Pro、米家洗衣機 Pro、米家洗衣機、米家空調 Pro。
對這些新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我們 App 查看快訊報道。
最后,為了方便各位家友清晰知曉小米這波新品的參數,我們還特意制作了一圖知:
對了,別忘了今天還有《蘋果 iOS/iPadOS 18.1 正式版發布》等文章,以及:
發布會定了!雷軍確認小米15漲價,SU7 Ultra有點小貴... 自主可控!我國首個!華為原生鴻蒙5.0移動操作系統正式發布 微信雙端罕見齊更新,變化太多太大改動又猛又爆雷軍可太狠了!↓↓↓